一、500万诈骗罪判多少年
诈骗500万元,属于诈骗罪中“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依法是十年以上的量刑,最多可以判处无期徒刑。因各省市对诈骗罪立案量刑标准不同,请再查询犯罪地标准参考。
法律依据: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2、《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骗公私财物达到上述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够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一)通过发送短信和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二)诈骗救灾和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诈骗数额接近上述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理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二、构成诈骗罪的情形是什么
1、诈骗罪的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
2、诈骗罪的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诈骗罪的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诈骗罪的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三、电话诈骗如何快速破案
1、确认嫌疑人身份。虽然所有被骗的人都能提供对方开户行姓名和银行卡号以及联系电话,但是嫌疑人作案用的银行卡肯定不是自己身份信息办理的,这就在确认嫌疑人身份上面有了难度,而电话号码就更不用说了,可以是利用某些软件直接呼出的电话。
2、查找资金走向。对于诈骗老手,在钱到账之后可以半个小时转账五六十次,各个地方各个银行都有,很难最终确认资金走向;
3、程序审批。公安民警在办理任何案件时,只要涉及要去银行、电信部门、法院等任何单位调查取证(如:查通讯录、冻结资金、查询录像)都要开具介绍信及调查取证通知书(如果冻结财产更麻烦),这些东西都要一层一层审批同意并且加盖公章,然后跑各单位找他们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然后再一步一步找人查,这在办理案件时又增加了人力和时耗。